四川成都机房建设,机房,信息中心,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
成都机房建设,微模块,冷池,冷通道机房
云计算机心,数据中心,弱电工程,信息化,指挥中心建设
机房建设
机房动态 |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成都机房建设 > 机房动态 > 公司新闻 > 标准化机房建设中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趋势!
联系方式
公司:成都机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
电话:13983470003
网址:http://e.shiqiaopu.wang
地址: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
地域:成都市: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郫县,郫都,大邑,金堂,蒲江,新津,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阿坝,甘孜,稻城,凉山,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重庆,西藏拉萨.
全国: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辽宁,沈阳,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江西,南昌,安徽,合肥,福建,福州,山东,济南,青岛,河南,郑州,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
项目:机房建设,机房,信息中心,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学校,医院,部队,办公室,办公大楼,铁路,运营商,政府,大楼,弱电,教育,中小学,大学,高中,初中,工厂,指挥大厅,控制室,备份,灾备,房地产,监控,网络,存储,酒店,会议室,应急,涉密,A级,B级,C级,小型工厂,银行,标准化,等保,分保,一卡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系统,施工,模块化机房,系统集成,安装,施工,维保安防监控方案.

标准化机房建设中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趋势!

1.1.1 信息化推动中国数据中心快速发展

 信息化社会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领域的活动,标准化机房建设广泛通过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各种社会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取决于相应的信息系统能否连续运行和有关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就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社会活动的一些领域如果离开信息化手段,已不能正常运转。很多重要行业,信息化手段也成为其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必备手段。我国已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在加速,由此引发的数据中心需求在不断增长,我们看到数据中心已成为机构信息系统的物理载体和核心资源。

  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金融、电信、税务、海关等行业纷纷将数据进行整合。目前,标准化机房建设数据集中已经成为国内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流趋势。数据集中是管理集约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优化业务流程的必要手段。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数据集中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数据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承担着计算、存储、应用等职能,数据中心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新热点和核心内容。

  据计世资讯的调查,基于630个样本,国内真正建设成为数据中心的占14.4%,目前正在建设的有12%,大部分在规划阶段和没有建设计划。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达到100万元人民币至500万元人民币的有34%,5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的有11.7%,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有9.6%。数据中心在我们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刚刚起步,同时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国内每年数据中心投入的增长率在20%以上。

  在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结构方面,电信、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较早,投入较大,标准化机房建设应用相对成熟,目前这两大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2008年,在金融、电信、政府、企业等行业数据集中化管理的带动下,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数据中心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论是芯片、架构、系统还是软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刀片系统、多核技术、虚拟化应用、冷却技术、智能管理软件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传统数据中心应用和管理带来极大地冲击;另一方面企业业务模式也发生了极大变革,急需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来适应这一变化。

  顾问认为:展望未来5年的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中国经济环境的良好走向、IT应用建设的不断深入、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日趋理智竞争等,都将使得中国下一代数据中心市场释放出新的活力。预计到2013年,中国下一代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977亿元人民币,2009至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4.5%。

 

1.1.2 现有数据中心存在的问

  数据中心作为机构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心、测试中心和灾备中心,标准化机房建设承担着机构的核心业务运营、信息资源服务、关键业务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以及确保业务连续性等重要任务。机构对数据中心的依赖性日渐加强,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现有的数据中心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不足

  数据大集中在节约整体成本、提高IT效率的同时,也对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果核心数据中心发生瘫痪,将造成机构的业务停顿,企业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运行维护的要求更高。近几年,银行、保险、证券、民航等行业相继出现了一些数据中心故障,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很多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令人担忧。

  即使是灾备建设做得较好的电信、银行等行业,目前也只有少数企业初步实现了应用层面的灾难备份策略,极少数企业真正实施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在重大灾难面前对于快速实现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缺乏具体的措施和对策。


2. 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代高密度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不断涌现。标准化机房建设伴随着业务扩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如今的数据中心已不再只是支持某些单一的应用或是日常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功能,而是要为整个业务运营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撑和服务。机构IT技术和业务发展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等级标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artner公司预计,在未来的五年里,全大的1000家企业中,70%以上不得不对数据中心进行重大改造。

  目前,大多数机构数据中心无法做到资源的灵活分配,而在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也不能完全实现。据统计,近半数以上的数据中心超过20%的服务器处于闲置状态或利用率极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通常构建在各种独立的信息技术之上,各个系统之间无法相互通信。同时由于资源无法共享,致使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3. 数据中心的专业化运维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的数据中心与以往相比,规模更为庞大,结构也更加复杂。传统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显然已无法适应机构对数据中心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严重影响到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企业的数据中心管理都遭遇到了相当大的问题。引入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如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等),并初步实施的机构只占极小的比例。多数机构的数据中心管理表现一般,整体架构存在缺陷,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改进和提高现有的管理手段以达到专业化运维管理水平,借助国际上成熟的理论和标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4. 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居高不下,并呈现急速上升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服务器的利用率不高,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国内不少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每年超过了千万元。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约为300亿~500亿千瓦时,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根据麦肯锡公司2008年最新研究表明,2007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能源费用总额为86亿美元,预计2010年能源费用的总额将达到115亿美元。“绿色节能标准化机房建设”已成为数据中心的主要诉求。


5. 数据中心的绩效评估困难

  到目前为止,数据中心建设作为提升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已被更多的企业决策者们所认同,但是绩效评估现状多少有些令人沮丧。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在财务绩效方面有显著的改善和提升,有些企业反而陷入了无休止的系统维护升级和资金被迫不断投入的窘境之中。

  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战略绩效的评估是让企业决策者们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企业IT绩效的关键所在。企业的IT建设最终是通过对企业业务的促进来实现其绩效评估的,因此,数据中心的绩效评估不仅重视财务数据的评估,还应当从过程、创新、用户满意度以及短期和长期效益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且从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IT建设对机构运营的战略影响。